但长期来讲一定收益是可持续发展的。

根据这一《框架》,联合国将积极帮助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低碳经济,确保贫困群众或弱势群体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享有更多权利和保障,促进少数民族获得更多参与文化、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机会。这份名为《2011年-2015年联合国对华发展援助框架》的文件,主要是为24个联合国在华机构的工作提供总体框架,为中国未来5年的发展计划提供支持

习近平两会家常话|“留在那儿,子孙后代可以用”

根据这一《框架》,联合国将积极帮助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低碳经济,确保贫困群众或弱势群体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享有更多权利和保障,促进少数民族获得更多参与文化、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机会。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员马和励先生在发布仪式上表示,《框架》文件的发布,将有利于联合国驻华系统与中国政府的伙伴关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相信联合国可以更好地协助中国应对发展中的挑战。这份名为《2011年-2015年联合国对华发展援助框架》的文件,主要是为24个联合国在华机构的工作提供总体框架,为中国未来5年的发展计划提供支持。联合国1日在北京发布一份文件说,未来五年联合国将重点在应对气候变化、扶助民生等领域对中国进行援助支持该顾问团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上月宣布成立,由埃塞俄比亚总理泽纳维和英国首相布朗担任共同主席。

中国能源网讯:3月3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融资问题高级顾问团首次会议在伦敦召开。顾问团将根据《哥本哈根协议》,讨论2020年后,如何逐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总额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并将在今年墨西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提交报告截至4月6日统计,全国耕地受旱面积807万公顷,全国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到2595万人,是多年同期的2倍多。

每年都有7~8个台风登陆,有些台风风力之强、降雨之大、影响之广历史罕见。温家宝总理亲赴广西、云南和贵州重旱区视察旱情,看望慰问灾区群众,强调决不能让一名群众没水喝。中央政府安排特大抗旱经费和综合抗旱资金12.15亿元,提前拨付农村饮水安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资金64亿元,支持西南旱区抗旱工作。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

四是全面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积极开发利用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搞好应对特大干旱的战略水源储备。

习近平两会家常话|“留在那儿,子孙后代可以用”

六是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防汛抗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专业防汛抗旱队伍、民防队伍和解放军、武警部队四位一体的防汛抗旱减灾机制,做好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增强防汛抗旱应急保障能力。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构建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紧急调拨资金、物资、人员,组织干部群众积极抗旱,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向长期关心和支持中国水利事业的联合国相关机构、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政府、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将在全力开展抗旱减灾工作的同时,加快编制全国和地方抗旱规划,启动西南五省水源工程规划和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着力保障中国水安全――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水安全高级圆桌会议主旨发言水利部部长 陈雷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参加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和瑞士发展与合作署举办的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水安全高级圆桌会议。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在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

加快推进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提高防汛抗旱现代化水平。因地制宜兴建小水窖、小山塘等五小水利工程,加快山丘区雨水集蓄利用,提高山区蓄水供水能力。

习近平两会家常话|“留在那儿,子孙后代可以用”

继续发挥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作用,缓解局部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国家防总、水利部及时启动抗旱Ⅱ级应急响应,先后派出33个工作组和专家组赴西南重旱区和北方冬麦区协助指导抗旱工作,组织调集一大批水利专家和抗旱物资设备支援灾区抗旱,加强抗旱水源统一调度和人饮解困分类指导,采取水库供水、应急调水、打井取水、拉水送水等多种应急措施,全力以赴确保饮水安全,努力减少旱灾损失。

这次西南大旱暴露出中国西南地区抗旱水源工程不足、水资源调蓄能力较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水安全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七大江河流域防洪规划,继续推进大江大河大湖及其重要支流治理,完善流域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和防汛抗旱体系建设,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提高水旱灾害应急管理能力,从整体上增强水利应对气候变化和抗御洪涝干旱灾害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愿意在防洪、抗旱和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等一系列领域中继续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中国乃至世界的水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在工业领域,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抓好高耗水行业节水,严格实施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

回良玉副总理深入云南检查指导抗旱工作,并主持召开国务院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抗旱和春耕生产工作。这是中国根据自身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

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世界各国人民福祉。去年,中国政府制定了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在1990至2005年下降46%的基础上,到2020年比2005年再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水是全球气候变化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领域。二是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

近期西南地区虽有一些降雨过程,但对缓解旱情的作用不明显,同时全国其他地区的旱象也开始露头。建立以需水管理为核心、以水权水市场为基础的制度体系,形成有利于节水的体制机制,建立自律式发展模式,大力推行节约用水现在人们聚集起来为了共同的目标前进,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和平一点还是冲突更加多一点?对世界有好处还是没有好处?绿色公司年会的意义,他们找我当主席,我同意,它很有意义,首先我们很认可,看到中国的企业家们的社会责任,他们对全球、世界面对的挑战,他们意识到了,他们怎么去做。我前两天见到05年、07年编写气候变化报告的斯特恩,这是他的一种看法,当时很多科学家研究所得出的结果。

吴建民:增多了之后,人类共同应对挑战,过去是零和游戏,我输你赢,我要赢了你就倒霉了。主持人乔旎:以长期收益为主。

另外告诉国际社会在中国有这样一些案例。吴大使刚才讲07年其实开始提出全球最大的问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但是那时国内的空气还非常稀薄,特别是民间对这件事情的认知非常少。

我们获得了来自企业界更多的响应和反馈,甚至包括很小一点的企业,这两天因为报名也忽然踊跃起来。但是从哥本哈根之后,国内这一轮的浪潮真的热起来了。

百强的首度发布,应该跟很多几百强几百强的榜单有一个明显的差异,这绝对不是单纯就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规模来判断的。而这样的结果会是什么?刚才邓总讲得很好,气候变化的挑战是全人类的挑战。邓锋:我先发言一下,我先替一个公司报报名,全国都用它的材料,可以节省34座秦山核电站,很大,非常大。就像吴大使讲的,怎么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有这样一群实践者存在,有这样一些案例,有这样一些故事存在。

我们是希望今年绿色公司榜单能够发现一批在中国这样的企业。程虹:责任可能有多个维度,至少三个方面体现责任,第一是环境责任。

程虹:除了有人在说我们怎么样有可替代能源,但是煤电的领域已经有很多企业在讲怎么提高它的能耗同时减低它的排放,大家在想各种各样的办法。我们有一个研发团队,研发出什么样的团队对中国当下的国情和企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东西,我们有5个评价体系的一套标准。

因为之前有很多跟财富相关的榜单都是跟企业的盈利规模直接相关,但是我们这个榜单盈利能力只占30%的权重,其它还有是否有文化,是否有创新的理念,是否有环境的责任,甚至包括员工关系,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是否有一个和谐的人文的生态,都是有一个综合的指标,目前这个指标还是很新的,但是跟中国的国情特别贴切的一个指标。其实每个企业都在考虑基业常青,今天我们会发现基业常青和负责任本来就是一件事。